登山爬樓梯對膝蓋影響幾何?
很多人認為,人老了,打籃球、打羽毛球等一些劇烈的運動不適合,而且蹦蹦跳跳會對膝關節有嚴重影響,而登山、爬樓梯等慢節奏運動,不僅可以鍛煉身體,對膝蓋損傷應該不大。殊不知,這樣的“垂直運動”對膝關節的損傷也是不可忽視的。
濟南醫院外科主治醫師張珂珂介紹,登山、爬樓梯在單腿支撐的時候,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是自身體重的3倍,如果肌肉力量不足,更會加重膝關節內關節間的摩擦,造成疼痛或者出現骨性關節炎。走樓梯,人體除了水平移動,還要克服重力向上做功,所以,“垂直健走”會比平地健走消耗更多的能量。根據運動醫學實驗測定,人每登高一層樓的高度(約4米),消耗約3千卡的熱量,相當于平地健走100步左右。
人在平地上站立時,雙腿各承載體重的一半,關節受的是垂直力且穩定。在上下樓梯時,膝關節、髖關節,尤其是膝關節處于屈曲位,一條彎曲的腿承擔整個體量。除了膝關節承重巨大,髖關節在上下樓時也承受著重壓。此時,關節又處于一個最不穩定的狀態,肌肉、韌帶及軟骨受力不均,可導致對軟骨的破壞,引發關節炎等疾病。嚴重時,關節會‘咯咯’作聲及大腿肌肉萎縮。因鈣流失、關節變韌性減弱,反復爬樓及登山會加速對關節的損害。
登山、爬樓梯要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及愛好而定,登山時最好攜帶支撐用的登山拐杖,爬樓梯時可以手扶欄桿,這樣可以有效減輕膝關節的負擔;加行哪X血管、高血壓等病的人不要選擇爬樓梯鍛煉。爬樓梯靠單腿支撐整個身體,對膝關節造成較大的壓力。因此,有骨質疏松、膝蓋有損傷以及身體過于肥胖的人,盡可能選擇對膝關節損傷較小的登山運動。
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,中老年人一周登兩次山、爬一次樓梯,就能達到正常的運動量,時間盡量都不要超過1個小時。
[ 責任編輯: 高安娜 ]